做自己的中医——辩对证,用对药,发烧问题很快就解决!

发布时间:2024-12-11 浏览量:382

范怨武医生曾接诊一低烧女童。初诊之际,范医生即感此次发热异于往常。女童得过好几次疱疹性咽峡炎,都是范医生治好的。而她姐姐的猩红热,也是范医生治好的。可是这次范医生还是偏保守。这次女童发热,仅见咽部左上方有一小疱,呈淡红色,疑似疱疹。范医生诊断其为湿温,阳明经湿热,便使用了甘露消毒丹(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篇文章涉及的药物和药方)。且范医生断言,当日下午起,体温必将上升,至晚间会烧至 40℃左右。果不其然,当日情形正如范医生所言。因高烧达 40℃,家长焦虑万分。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赶紧带孩子来复诊。小女孩早上的体温是38℃,但是看起来精神不错。她舌淡红嫩苔薄润,没有湿温的滑腻苔。再一问,也没有咳嗽,就是发热不退。范医师先行排除:小女孩没有恶寒怕冷腰背痛,问题不在足太阳;没有咳嗽,问题不在手太阴;没有呕吐腹痛腹泻,没有咽红痛,问题不在足阳明、足太阴;经排除,范医师判定女童之问题在少阳经。用什么方子治疗呢?范医师采用小柴胡汤原方,未增减药味。而后女童痊愈。

热,恰似一个熊孩子。在你前面,有三个房间:太阳房、阳明房、少阳房。听闻房间内有人喧闹,却不知其在哪个房间。先排查热这个“熊孩子”是否在阳明房,后发觉不在此。又因没有手太阴经及足太阳经之问题,排除热不在太阳房。最后,就只剩下少阳了。这就是二选一的问题。辨证对了,药物也用对了,热就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