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胖,体重上涨,湿气太重怎么办?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5-01-10 浏览量:304

你是否为体重不断上涨而烦恼?明明没吃多少,身体却越来越沉重、臃肿。其实,体重肥胖并非一概而论,从中医角度来看,常见的肥胖类型与身体的气血、痰湿、脾胃等功能密切相关,而湿气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中医将肥胖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脾虚湿阻型肥胖:这类肥胖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导致湿气在体内积聚,无法正常代谢排出。表现为身体虚胖,尤其是腹部赘肉较多,肌肉松软不实,平时常感到困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痰湿内盛型肥胖:多因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湿内生,停滞于体内所致。身体肥胖且较为臃肿,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容易出汗,胸闷痰多,头晕目眩,大便黏腻不爽,舌苔厚腻。脾肾阳虚型肥胖: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肾阳虚,水液代谢失常,从而引发肥胖。这类肥胖者通常伴有畏寒怕冷、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尤其是下肢更为明显,夜尿频多,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滑。

艾灸是一个辅助祛湿减重的方法。针对这些肥胖类型,尤其是湿气重引起的虚胖,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减少生冷、油腻、甜食的摄入,避免居住在潮湿环境,适当运动等常规维护方法外,艾灸是一个辅助祛湿减重方法。艾灸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的作用。以下是几个艾灸的关键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艾灸此穴位可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湿气的排出。脾胃是后天之本,主管水谷的运化,脾胃功能强健了,湿气自然难以内生。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关元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艾灸它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提升人体的阳气,阳气充足则湿邪易除。而且关元穴对于调节人体的生殖、泌尿等系统功能也有很好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身体不适。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 8 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要穴,艾灸该穴位可以健脾化痰、和胃降逆,使体内的痰湿之邪有出路,从而减轻身体的虚胖和困倦感。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调节三阴经的气血运行,健脾利湿、益肾调经,对女性因湿气导致的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问题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艾灸时,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 2 - 3 厘米进行悬灸,每个穴位灸 15 - 20 分钟,以皮肤微微泛红、温热舒适为宜。
每周可进行 2 - 3 次艾灸,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身体的湿气症状逐渐减轻,体重也可能会有所下降,整个人变得更加精神焕发。不过,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皮肤。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以确保安全和疗效。让我们借助艾灸这一中医疗法,赶走湿气,重拾健康轻盈的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