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浩医生:怎样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待中药和针灸在情志病(心理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12-16 浏览量:399
情志病是指由情绪、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和心理症状的疾病,常见的有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现代医学在处理这些疾病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方法。然而,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在情志病的管理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临床效果。中医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应用于情志病的治疗。接下来,由甄浩医生来跟我们聊聊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中医理论认为,“情志内伤”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情志对脏腑功能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例如,悲伤可损伤肺,喜怒可以影响心,恐惧影响肾等。这些情志病的症状在中医上常表现为气滞、血瘀、阴阳失衡等,因此,治疗上需从整体出发,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恢复阴阳平衡。平时我们可以选择常用的中药和针灸方法进行治疗:中药在调节情绪方面有显著效果,常用的中药如:柴胡:疏肝解郁,适用于因肝气郁结引起的抑郁症状。百合:清心安神,适用于焦虑、失眠等。茯苓:健脾安神,适用于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焦虑、抑郁等。甘草:调和诸药,缓和情绪,增加耐受力。通过辨证施治,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体化的中药方剂,以达到缓解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的目的。

针灸治疗体针,电针,温针等针灸治疗方法在情志病的管理中也显示出有效性。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腧穴,调动机体的自我疗愈能力,改善气血循行、调整脏腑功能。常用腧穴:神门:安神、镇静。太冲:疏肝解郁,改善情绪。合谷:舒缓压力、镇痛。针灸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生理症状,还能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

我们通过一项研究来跟大家分享实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中医药和针灸在情志病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例如,一些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接受中医中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其临床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针灸与心理治疗结合的模式也被证实能提高治疗效果。
在某医院的临床观察中,针对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给予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组,发现:中药组在服药后的4周内,有65%的患者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针灸组情绪减轻的患者比例达到了70%,且其效果在治疗后持续时间更长。这些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中医药与针灸在情志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中医药及针灸在情志病、心理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这为情志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未来,随着对中医药及针灸机制进一步的探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其在情志病领域的潜力依然值得期待。